江苏省智能电动运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国家杰青1人。主要研究方向: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氢能源与电动运载装备、智能底盘与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与车路协同。
近五年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围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国家发展战略,聚焦道路运载装备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揭榜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0余件,出版多部学术专著部。研究中心教师的学术兼职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和《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副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和《机械工程学报》编委等。与美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的世界著名高校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互派交流学习;与华为、福特汽车、中兴、上汽、奇瑞、中国中车等国际国内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牵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培养员工获得全国老员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银奖、加拿大国际智能网联车大赛、世界智能车挑战赛等多个奖项。
人才培养
研究中心面向本科生承担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液压与气动技术、车辆动力学基础、智能汽车与自动驾驶、混合动力汽车、汽车电子控制、现代电动汽车、汽车设计、智能车辆感知技术等10余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面向研究生承担车辆动力学与控制(全英文)机械振动理论及应用(全英文)、计算机实时控制系统等课程教学。同时,承担8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基础科研与工程项目指导,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和滑铁卢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
近五年,培养员工获得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领先奖、全国老员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银奖、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大赛二等奖、第十四届国际无人智能小车挑战赛总成绩亚军、中国智能汽车大赛优胜奖、江苏省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目前已经毕业博士生30多名,硕士生200多名。着力于先进车辆动力学与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及人工智能等前沿课题研究,80%以上的毕业生在整车企业和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的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以及行业独角兽公司担任核心研发及管理工作。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一、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重点研究(广义)车辆动力学系统建模、操纵稳定性等关键基础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底盘结构创新-系统分析-功能调控一体化基础理论体系,提升车辆安全与智能等级。
主要研究方向二、氢能源与电动运载装备
研究电动道路运载装备的电池、电驱、电控关键技术,重点方向包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驱动总成系统,以及分布式驱动系统控制关键核心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三、智能底盘与自动驾驶
重点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智能底盘架构,自动驾驶感知、决策与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为自动驾驶、高级别辅助驾驶和人机共驾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主要研究方向四、智能网联与车路协同
主要研究车-路-云一体化协同感知与控制方法,以及复杂智能交通和车路协同环境下网联汽车群集协同决策、规划和控制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
科研骨干
中心主任:殷国栋
骨干成员:李普、陈建松、王金湘、张宁、庄伟超、耿可可、祝小元、高强、徐利伟